[解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立足经济监督定位 努力为龙江振兴发展和现代化
强省建设贡献审计力量
——2022年度审计工作报告解读
8月30日,受省政府委托,省审计厅厅长陈军生同志向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了《关于202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一年来,省审计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密结合省情实际,立足经济监督定位,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发展,为龙江振兴发展和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审计监督保障。反映在今年审计工作报告中,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党中央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审计工作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最本质、最鲜明的特征,是审计工作的“压舱石”。一年来,审计机关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坚决按照党中央意图和省委要求谋划审计工作,做到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审计工作报告就重点反映什么。报告聚焦做好“三篇大文章”、建设“六个龙江”、推进“八个振兴”等重点任务,着眼促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提质增效,重点反映了省级财政管理、部门预算执行、市县财政收支、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国有资产、政府投资及国外贷援款项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七大版块14个专题的内容。其中,紧盯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持续反映财政政策制度执行和财政资源统筹、预算管理等情况;紧盯民生保障和改善,着力反映就业、住房、医疗等民生领域审计情况;紧盯重点任务,着力反映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及资金、助企纾困与稳经济增长等领域审计情况。坚持用政治眼光来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问题,从经济监督中体现政治导向、政治要求,推动党和国家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主责主业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一年来,审计机关始终坚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这一主责主业,种好“责任田”,干好“分内事”。报告全面如实反映审计在宪法和法律赋予权限内履行监督职责所发现的问题,所反映的审计项目都有一定比例的资金抽查量,反映的所有问题都有对应的财政财务数据支撑,得出的结论都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用现场发现说话,始终做到论从事出、以事立论。在省级财政管理方面,围绕财政资源使用效益、预算管理、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等关键环节,重点反映了预算资金分配下达不及时、部分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有待完善、专项资金分配不科学不准确等问题;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方面,重点反映了预算编制管理不够规范、预算支出管控不够严格、预算绩效管理有待加强、各项制度执行还不到位等问题;在市县财政收支审计方面,重点反映了挤占挪用财政资金、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下达不及时等问题。
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一年来,审计机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重点民生资金审计力度,围绕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乡村振兴、就业、医疗、住房等问题,不断加强审计监督,深入揭示在政策落实、资金使用、项目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真正落地见效。在乡村振兴政策方面,重点反映了农村人居环境条件未得到有效改善、乡村产业发展项目投入效果不明显、扶贫项目后续运营维护衔接不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乏力等问题。在就业补助资金方面,重点反映了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弄虚作假套取财政资金、稳岗补贴被劳务派遣公司截留、鉴定机构滥发职业资格证书扰乱培训市场等问题。在医疗保险基金方面,重点反映了落实医保基金市级统收统支政策打折扣、对重点人群保障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审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四、强化国有资产监督职责,首次集中专项报告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2018年,省委印发《关于建立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实施意见》,这是我省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治理的重要基础工作。近年来,省审计厅认真落实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要求,适应国有资产管理改革需要,结合省级财政管理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省属国有企业审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围绕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优化配置、规范处置、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等重点内容,对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进行重点关注。今年,首次在审计工作报告中单设版块,集中反映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企业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揭示了资产基础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资产处置不够规范、违规占用或破坏林草湿资源等问题,推动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提高资产使用绩效,服务人大对国有资产监督的要求。
五、严肃揭示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
审计专司经济监督,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有着独特的专业优势,在制约和监督经济权力运行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年来,审计机关充分发挥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反应快速等优势,聚焦公共权力运行、公共资金使用、公共资源交易、公共工程建设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揭示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同时,积极推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其他监督的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加大对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的移送和查处力度,坚持对重大问题线索发现一起、移送一起,切实履行审计在规范权力运行和打击腐败方面的重要职责,助力全省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推进。报告对审计发现并移送的问题线索逐条梳理,深入剖析出当前违纪违法问题的3个特征:一是公共资金资产损失、流失问题不容忽视;二是民生领域失职渎职、以权谋私问题时有发生;三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财经纪律问题屡禁不止。
六、推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着力提升审计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审计机关始终把提审计建议当做课题来研究,力求审计建议提得准、落得下。今年的报告坚持从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剖析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反映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提出4条审计建议。其中:针对财政资源效益、财政支出标准、财政制度执行等领域问题,提出“强化财政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针对助企纾困与稳经济增长相关重点政策措施落实,乡村振兴、就业、医疗等重点资金和项目管理领域问题,提出“强化政策落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和重大政策措施有效贯彻”;针对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等领域问题,提出“强化国有资产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针对骗取套取财政资金、损害侵占群众利益、违规决策导致重大损失等领域问题和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做好审计“下半篇文章”,提出“强化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严肃财经纪律和追责问责”。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